48)建立健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体系,发挥党组织和群体组织的重要作用。建设好教职工和学生活动中心,校园文化环境与场所布局合理,活动丰富,管理有序。师生文化活动丰富,管理规范,引导有力,通过综合素养课、讲座、论坛等形式开展内容丰富的人文教育。
学校不断建立完善由校党委统一领导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党团、工会、学生会、社团等组织齐备。校园内建有学生中心,内设大礼堂(可容纳800人)、大学生乐团(交响乐团、民乐团)、合唱团排练专门区域等场所,为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提供了保障。
2021年5月19日下午,上海建桥学院“庆百年华诞,赞不朽篇章,共筑中国梦”教职工红***配音大赛在珠宝学院四楼报告厅举办。大赛由校工会主办,珠宝学院分工会协办,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夏雨,校党委组织部副部长、机关党总支书记施荣瑜出席,各分党委(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刘爱香、吴国政、王加宁、周智明、宋艳华、徐磊、周荣玲、周英芬、王晨岑、张晓寅、孙俊芳,工会副主席潘秀玲组成裁判团,各分工会主席、教职工代表观赛。
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夏雨致辞指出,举办“庆百年华诞,赞不朽篇章,共筑中国梦”教职工红色配音大赛是学习党史的一次重要活动。回望历史的长河,无数先辈抛头颅、赛热血,用自己的赤胆忠诚、前赴后继、誓死捍卫民族和国家利益,才有了新中国的诞生、才有了今天中国的繁荣强盛。我们要牢记历史,不忘来时路,永葆初心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她鼓励选手们在比赛中全情投入,准确把握电影片段特点,用声音的魅力带领现场观众走进历史,回顾历史,从革命史中悟道真知灼见,受到教育,得到启迪。
本次比赛,选手按照赛前抽取的出场顺序依次上场表演,评委通过语音语调、清晰流利、情感表现、团队配合、创新五个方面进行评分。选手们个个精神抖擞,感情充沛,根据剧情的变化,音色音调随之应变,以清晰有力的配音表演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喝彩。最终,机关一工会《建军大业》获评全场最高分,荣获一等奖。
机电学院 《我和我的祖国》
艺术设计学院 《生死时刻》
职业技术学院 《金陵十三钗》
国际教育学院 《开国大典》
机关四分工会 《决胜时刻》
机关一分工会 《建军大业》
商学院 《建党伟业》
珠宝学院 《密战》
信息技术学院 《红色娘子军》
健康管理学院《闪闪的红星》
机关一分工会第二组 《建党伟业》
机关二分工会 《建军大业》
外国语学院 《建党伟业》
教育学院 《烈火中永生》
新闻传播学院 《建党伟业》
马克思主义学院 《建军大业》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宋艳华对比赛进行点评
校党委委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宋艳华对比赛进行了精彩点评,她认为,校工会在建党百年举办红色配音比赛,是一次对中国革命史的最好回顾和学习,本次配音比赛有四个特点,一是选材好,选手们精心挑选的红色片段非常经典,《建党伟业》《建军大业》《开国大典》《密战》等等,内容精彩,冲突激烈,选手们配音中用声音的变化和细腻的感情体现出了人物性格特点;二是表现力强,选手们配音准确,语调抑扬顿挫,情感充沛,有激情有感染力,用声音传递了信仰;三是有创造力,比如《金陵十三钗》,几位配音老师用英语加普通话配音,非常难得。四是团队合作默契,既有分工又有协作,非常完整的展现了电影片段,犹如身临其境。
工会副主席潘秀玲公布获奖名单
随后,大会进行了颁奖。
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夏雨为机关一分工会颁发“一等奖”
党委组织部部长施荣瑜颁发“二等奖”
机电学院党委书记吴国政颁发“三等奖”
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加宁、艺术设计学院党委书记周智明颁发“优胜奖”
校领导、评委与配音演职员合影留念
本次配音比赛,不仅为喜爱配音的教职工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展示的平台,让他们在展示自我的同时,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更提升了个人综合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也让在场的所有人感受到了语言与声音的魅力,更好的传播了红色革命文化。比赛圆满落下了帷幕,革命先辈顽强的斗志和不屈的精神使大家受到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和人生激励,在今后的路上要沿着前辈的足迹勇往直前。
学校定期举行“迎新晚会”“科技艺术文化节”“新年音乐会”等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管理有序。
49)开展红色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的研究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对学校校史、校训、校风等精神内涵的凝练和宣传。建设并开发校史馆、档案馆、博物馆、名人馆、大学生艺术实践基地等特色育人平台。
“建桥”校园文化形象品牌建设 为进一步强化学校思想文化阵地建设与管理,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上海建桥学院开展“‘建桥’校园文化形象品牌建设”项目,在充分调研把握师生需求基础上,组织举行富有创新活力的校园文化与品牌建设活动,以易于推广的形式推进“建桥”品牌设计开发,提升校园建设人文积淀与文化内涵。
学校成立形象建设委员会及办公室(以下简称“校形象办”),修订“建桥”视觉识别系统,颁布相关条例,进一步规范完善“建桥”形象应用标准;开通“形象建桥”网站,开展“规范使用校徽”主题宣传活动,并为各二级学院、职能处室配备统一的标识,在全校范围内提高规范使用“建桥”标识意识,不断强化在校生与教职工对“建桥”品牌形象建设的认同理解。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百年初心历久弥坚。7月1日,上海建桥学院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回顾建党百年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表彰在学校事业发展中涌现出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并以合唱展演向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送上美好祝福。会上,黄清云、汪燮华党龄50年以上的党员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全体校领导、特邀嘉宾、全体党员等参加大会。
高校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今年,学校有一批优秀共产党员、党务工作者和基层党组织荣获上海市、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学校“两优一先”表彰。梁海燕等20名优秀共产党员、曹茶香等14名优秀共产党员·师德标兵、章连英等9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商学院会计系教师党支部等11个先进党支部上台领奖。
上海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刘爱香和上海市教卫党委先进党支部的支部书记、校优秀共产党员师德标兵曹茶香作为先进代表发言,表达了她们在党的培养教育下,在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岗位上的收获,以及带领队伍在基层党建和师德师风建设、立德树人方面中的业绩。
会议还表彰了30名学习强国的先进分子,他们重视用好“学习强国”这个平台,把学习理论作为必修课,每天学习,坚持不懈,学思践悟,指导推动工作,是新时代、走在时代前列的党建理论学习的榜样。
会上,向党龄50年以上的党员代表——老校长黄清云、老教授汪爕华颁授“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作为全校党龄最长的两位老党员,他们投入党的事业半个多世纪,一生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一生心向党,始终以共产党员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教书育人,爱岗敬业,是“四有”好老师和爱建桥、奉献建桥的学习榜样。
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每一步,取得的每一项成绩,凝聚着老党员、老前辈们的汗水、智慧和力量。同样也需要全校广大党员、师生员工特别是青年一代接续奋斗,努力书写建桥人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的崭新篇章。会上,还举行新发展的教工党员宣誓仪式。校长朱瑞庭带领在场全体共产党员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
党委书记江彦桥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党委向全校71个党支部、1160多位共产党员致以诚挚的节日问候,向老党员们致以崇高敬意,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
江彦桥书记带领全体党员重温了今天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直播中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江彦桥书记要求学校全体党员通过专题学习、交流研讨、宣传阐释、基层宣讲,掀起学习贯彻的高潮,并积极响应号召,“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江彦桥书记也要求学校全体师生员工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先进为榜样,牢记初心使命,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担当作为、攻坚克难,进一步明确学校建设全国一流大学的目标,一以贯之,加以落实,确保学校“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如果建桥每一位党员都是一面旗,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如果每个党支部都能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建桥的软实力必将得到极大的提升。”江彦桥书记代表学校党委,号召全校党员、全体教职工,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为不断提升建桥的软实力而努力。以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实际成效,奋力创造无愧于党的诞生地的上海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新业绩,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的贡献。
当天,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合唱展演中,来自各学院、机关党的党员教职工带来20项精彩表演,表达了对建党百年华诞的真挚祝福,展现了建桥人启航新征程的昂扬斗志。
学校发挥展馆育人功能,打造“思政育人”立体教科书。学校以雷锋馆、国政馆、党建育人馆三大展馆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体投射,引导学生主动了解、主动学习,知而行之,至主动践行。
学校雷锋馆定位于以多元化方式展示生动鲜活的雷锋形象,展示建桥学雷锋德育教育实践成果,弘扬融于日常生活的雷锋精神,鼓励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将学雷锋常态化、长效化。自开馆以来,已接待来自临港各高校、全国各地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参观者两万多人次。在此期间,来自各二级学院与专业的近40名学生组成了一支以“雷锋馆讲解员”为主体的志愿服务队,以贴近在校生、贴近生活的语言讲述“雷锋故事”与“建桥师生学雷锋的故事”,受到校内外好评,同时承担馆内日常运营、参观来访安排等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育人功效,使雷锋馆成为建桥、临港乃至上海地区弘扬雷锋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与有效平台。
第58个“学雷锋”纪念日,也是第22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如何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2021年3月5日,上海建桥学院“迎建党百年,学雷锋精神,把青春故事讲给党听”2020年弘扬雷锋精神优秀师生表彰大会上,900多名师生获得雷锋金银铜奖项,其中雷锋金奖获得者46人,他们以立德树人、爱心服务、奉献社会等方面的行动,续写着新时代的“锋丝”日记。当天,上海民政局为学校授牌“上海市公益基地”,并举行学校“公益护照”首发仪式。
致敬先辈退伍不褪色
“这个时代也在呼唤着更多向雷锋同志一样拥有向上的人生姿态、爱憎分明、言行一致、公而忘私、奋不顾身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接班人。”退伍军人建桥17级工程管理专业的贾琛同学作为雷锋金奖获得者代表非常感激学校让我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了雷锋精神的伟大。
2017年,她选择了参军入伍,因表现优异获优秀义务兵并记嘉奖一次。在大学期间,她共担任过班长、辅导员助理等校内十多种职务,荣获校内外荣誉二十多项。平均绩点从最初的2.8提升到现在的4.0,四年间,她荣获校内外奖学金7次,还累计献血3次。“建桥也是榜样,是学雷锋的标杆,带领我们向善向好;建桥更是信仰,指引我们走向璀璨人生。是建桥的朴素坚守成就了我们学雷锋的无限动力,也让我们更加懂得了铭记历史,铭记先烈。”
雷锋金奖获得者,18级国贸专业的麹奔同学也是一名退伍军人,在疫情期间他与家人捐款30万、为抗洪人员捐赠1000余箱物资,并充当志愿者。他在班里创建学习小组,改善寝室环境取得模范之家,缓解同学内部紧张矛盾,还积极参加每次献血活动。
精神瑰宝薪火传承
同获本次教师雷锋奖的郑恩玲与曾榕玲乃是师生。
护理学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负责这部分实践教学的郑恩玲,为了让同学们有更多时间进行技能操练,便将实训室全天开放,包括早晚自习与午休时间。她也会从旁指导,随时解决学生的疑问。在护理系创办初期,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郑恩玲还选择留住学校,一心扑在了建桥。有时怕大家为了赶去学习,来不及吃饭,她会为同学备好干粮。
2011年,曾荣玲在建桥护理系开启了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涯,因实训室与郑恩玲老师相识相知。不像其他同学有一定专业基础,所以她课余时间都会去实训室操练。每当遇到困难时,郑恩玲都会耐心讲解。“后来我留校了,郑老师还是一如既往地鼓励帮助我。”
曾榕玲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她每天统计数据、摸排情况到凌晨。有时为了做到不漏一人、及时上报数据,经常废寝忘食。疫情期间,她提交了返校申请。2020年2月29日一大四赴德交流归国的同学因故只能申请返校隔离,她每天坚持凌晨两点仍在实时监测,连续通宵直至确保该生无问题,并与其沟通交流,给予其情感上的慰藉。“我多一份担当,师生就多一份平安。”她轻描淡写地笑着说。她用她小小的身躯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无限大的能量。
18级国贸专业的俞嘉,此次获得了雷锋铜奖,他一直被周围获得雷锋奖的同学温暖着,感染着,因此也一直努力争取获得雷锋奖。他身患疾病行动不便,但学习刻苦,连续两年获得奖学金,还一对一帮助挂科的同学学习。同时,他还将奖学金通过月捐的方式帮助他人,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的捐助。“我们寝室张杨洋同学是雷锋金奖获得者,我看到他以月捐方式做公益,觉得很有意义,于是也开始这样做。
他还记得,有一周时间,自己腿痛到甚至无法行走。雷锋银奖获得者叶志豪同学背着他,从宿舍到教室上课。那时,他觉得“帮助别人,也是自己价值得体现。”于是,他在大一第二学期的暑假,参加镇志愿者社会实践,带领一二年级的小学生们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大二第一学期,又参加了中法留学生班的书法教学工作。疫情期间他第一时间加入了抗疫志愿者的行列中,为大家服务。
据悉,从2005年开始,上海建桥学院以弘扬雷锋精神为校园文化特色,将雷锋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中,树立雷锋铜像、建立雷锋馆、连续16年评选雷锋精神金银铜奖、成立“新时代雷锋精神研究中心”,着眼‘平凡小事’与‘落细落小落实’将雷锋精神融入鲜活的学习教育活动和课堂渠道,融入在校师生激励评价长效机制当中。
2019年底,学校新添了一座国政馆。展馆面积425平方米,设有国家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强国、国家安全、蓝图绘就、激励奋斗、国家战略等11个展区,主要介绍国家的大政方针,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置身展馆,观众能够清晰系统地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治经济等制度发展脉络,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学校以国政馆为依托,对师生开展广泛全面的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
为创新思政课教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将思政课堂搬到了校国政馆。
2021年5月19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师哈龙将近现代史的教学内容与校国政馆深度结合。这种生动的思政课程教学,引发了大家的深度共鸣。同学们说,通过在国政馆里讲思政课使我们对历史事件有了更直观的了解,注意力也更容易集中。希望这样的形式在学校广泛开展。此次国政馆的思政课还采取了网络直播的形式,让不能到现场的同学也能同时感受到现场的氛围,加强了授课效果。
通过把“国政馆”请进思政课堂,讲述“党史”故事,进一步增强了思政课的针对性和感染力,提升了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党建育人馆围绕学习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与基本经验的主线,着力于打造集经验成果展示、阵地管理服务、课程建设实训、理论实践探索为一体的教育展馆,于2021年开馆。上海建桥学院打造雷锋馆、国政馆、党建育人馆等红色资源场馆传播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把红色场馆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整体推进场馆育人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体内循环”走向“体外循环”,构建起以红色场馆为载体的思政育人新格局,着力培育时代新人。
一是立足学生主体,遵循规律构建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同向同行的红色场馆实践育人机制。根据价值观教育的内在规律,既充分发挥教师在场馆育人中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学生在场馆育人中的主体作用。学校培育了一支校内思政课教师、辅导员老师、校内大学生和校外中学生群体的志愿讲解员队伍,通过把红色场馆“实践课堂”中的学生培养成“红色讲堂”中的讲师,实现由内而外的思政效果的外溢。学校改变思政课堂传统形态,拓展思政课堂的物理空间,把校内红色场馆打造成为学生传承红色基因的沉浸式课堂。依托雷锋馆开发校本特色中国系列课程《奉献中国》《中国奉献精神溯源》,依托党建育人馆开发党史特色课程《建党百年英模谱》,实现红色场馆与思政课教学的深度融合。形成以红色场馆为载体的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建设机制,有效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和亲和力。
二是完善顶层设计,系统规划推进红色场馆全面融入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办学全过程,形成“大思政”场馆育人格局。以雷锋馆为载体,把培养“踏实勤奋、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的雷锋式大学生融入人才培养总目标,以党建育人馆和国政馆为载体,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时代新人。成立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场馆育人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制订三馆育人实施方案,从生源特点、办学定位与实际出发探索思政育人的新路。学校将学生接受场馆教育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成绩考核;将场馆教育纳入新生入学教育,要求每位大一新生“参观一次雷锋馆、读一本雷锋日记、做一次雷锋志愿者”;将场馆教育作为入党的必修环节,要求每一位入党积极分子“采访一位优秀共产党员、访谈一位雷锋奖获得者、做一次场馆讲解员”;将场馆教育作为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的必选项目,要求每位示范课负责人针对学生专业特点,围绕红色场馆设计各具特色的实践项目。经过多年持续不懈的改革,红色场馆已经成为撬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改革的杠杆,推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的法宝。
三是坚持立德树人,全力构建打造“开放共享”“协同推进”的大中小德育一体化场馆育人枢纽。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主线,将红色场馆建设为“大中小一体化”教育基地,与临港7所中小学签订大中小德育一体化共建协议。结合大中小不同年龄段学生认知水平,针对不同群体,学校马院和中小学共同编写适合不同群体的红色场馆的现场参观教学课件,共同开发适合不同群体的场馆实践教学课程。场馆实践教学课程坚持任务导向,红色场馆的精品资源加上任务导向型的实践教学设计,更好地使思政教育入脑入心。坚持开门办思政,打破校园围墙,接待临港地区的中小学生参观学校的三个场馆,邀请雷锋班班长为临港地区的小学生生动讲述雷锋故事。通过多年的持之以恒建设,坚持不懈推动,学校三个红色场馆已经成为临港地区乃至整个浦东新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广大青少年成长成才的精神殿堂。
50)组织参与“大师系列”校园剧、“礼敬中华”、高雅艺术进校园、大学生校园歌会等各类文化活动,努力打造校园文化品牌。
为迎接第六届上海市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为我校选拔参赛人才,推动英语系跨文化学科建设,培养复合型、高素质的卓越国际化人才。2021年10月27日下午,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在三教222举办上海建桥学院2021年跨文化能力大赛暨第六届上海市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选拔赛。比赛邀请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主任张丽娟副教授、副主任林安洪副教授、顾君副教授、朱旻博士以及商学院George Oexle老师、雷汉秀老师担任评委,英语系李晓峰老师主持比赛。
此次比赛以小组形式进行,每组3人,共设三个主题:多元文化生活、商务沟通、公共外交,选手任选一个主题进行跨文化案例展示,现场评委根据选手的展示和表现,提问相关问题。比赛从案例开发和分析、创新意识、理解力、表达力、反应力、理论素养等多方面对参赛选手进行评价。
此次比赛得到了同学们的广泛支持,有来自19级和20级的8组选手共24名同学参加比赛。比赛精彩纷呈,同学们看待和分析跨文化问题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经过7位评委专业而又公正的评分,最终2组同学获得优胜奖,3组同学获得三等奖,2组同学获得二等奖,1组同学获得一等奖。获得一等奖的同学将代表我校参加第六届上海市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
此次比赛是对我校跨文化教学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促进了同学们跨文化知识的相互学习和交流,为我校跨文化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们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于10月25日下午在四教206举办了“中华颂”诗词朗诵比赛。职业技术学院分团委书记刘梦影、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及团学部分部门负责人担任比赛评委。
本次比赛分为自我介绍和主题朗诵两个环节。初赛比赛中,选手们在对古今经典诗文做了精彩演绎的同时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经过重重选拔,初赛共有8组学生脱颖而出,进入决赛。复赛中,选手们通过深情并茂的朗诵,让在场评委和观众们深切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经过精彩比拼,最终商日20-2夏侯小梅和机电21-1分别获得单人组和团体组第一名。
本次比赛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同学们的大学生活,对于提高同学们的文学素养,增强凝聚力,激发热情,活跃气氛,丰富大学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10日11日下午,职业技术学院在二教307教室举办“浅谈中国茶文化”专题讲座。讲座由胡龙春老师主讲,职业技术学院工企20级、21级学生到场聆听。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茶、制茶、饮茶的国家,是茶文化的发祥地。茶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饮为国饮,喝茶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更可以以茶会友,陶冶情操。胡龙春,上海海事大学茶协会会长,高级茶艺师,高级评茶员,经常受邀为国内和海外留学生以及企业开展茶文化讲座和茶会。讲座上,她讲述了中国用茶的源流、饮茶方法的演变、茶艺的特点以及中国茶道精神,指出茶艺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文化,茶艺至美,茶道至心。
精辟的讲解,清雅的茶香,亲切的互动。通过学习茶文化,在学习和传承中国优秀茶文化中,提升同学们品饮的境界,促进养成以茶修身的良好生活方式。
佐证材料:
1.校工会举办“庆百年华诞,赞不朽篇章,共筑中国梦”教职工红***配音大赛 (gench.edu.cn)
2.建桥形象 (gench.edu.cn)
3. 学习雷锋好榜样,临港新片区大中小学同上一堂思政课 - 思想教育 -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 (sizhengwang.cn)
4. 光明日报 - 文章 (gmdaily.cn)
5.学习雷锋好榜样,临港新片区大中小学同一堂思政课在建桥学院举行 (gench.edu.cn)
6. 学习雷锋,爱在临港|吹响“学雷锋”集结号,信息学子在行动 (gench.edu.cn)
7.以雷锋精神为引领,上海建桥学院这样思政育人 (qq.com)
8. 续写雷锋日记,把青春故事讲给党听 (gench.edu.cn)
9. 新老“雷锋人”座谈交流雷锋精神进校园 (gench.edu.cn)
10. 我校马院教师创新思政课授课将“国政馆”请进思政课堂 (gench.edu.cn)
11. 艺术设计学院全体教职工参观国政馆 (gench.edu.cn)
12. 国际教育学院组织师生参观校雷锋馆、国政馆和党建育人馆 (gench.edu.cn)
13. 上海建桥学院“三馆”育人暨党史知识竞赛成功举办 (gench.edu.cn)
14. 上海教卫动态:上海建桥学院用好红色场馆资源培育时代新人 (gench.edu.cn)
15. 上海建桥学院首届“学风节”闭幕 (gench.edu.cn)
16. 我校2021年跨文化能力大赛暨第六届上海市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选拔赛顺利举行 (gench.edu.cn)
17. 歌颂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职业技术学院“中华颂”诗词朗诵比赛圆满结束 (gench.edu.cn)
18.上海建桥学院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 (gench.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