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第三期中青班学员赴红色革命纪念地开展学习教育
 

基本指标  

 
 
发布时间:   

 

720-25上海建桥学院第三期中青班一行40余人,在校长朱瑞庭、组织部副部长施荣瑜的带领下,赴遵义市和贵阳市等地红色革命纪念地,开展党史教育、党性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培训期间,共安排了2场主题党课,10余场现场教学,通过沉浸式党史学习更好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



探访遵义会议会址:历史在此转折



722日,中青班学员前往遵义会议会址、遵义会址陈列馆参观。


86年前,一场关乎党和红军生死存亡的会议在这里召开,中国革命的历史在此转折。1935115-17日,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此地召开的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党内所面临的最迫切的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启了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中青班学员参观了按原貌陈列的会议室,听讲解员讲述遵义会议的20名参加者,如何在仅有27平方米、用油灯照明的小屋里,作出了让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转败为胜的伟大抉择。



在毗邻的遵义会址陈列馆,以红军长征为主轴线,以编年带专题,全面系统、生动详实地展现遵义会议伟大转折历史意义和红军长征、遵义会议、转战贵州的重大历史史实。学员们通过讲解员的讲解,对红军长征历史和遵义会议精神有了更深的认识。



四渡赤水出奇兵:以少胜多经典之战

721日,中青班学员先后前往四渡赤水所在土城及茅台镇,重走长征路,感受中央红军四渡赤水波澜壮阔的历史。



四渡赤水是毛泽东“平生最得意之作”。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计划北渡长江挺进四川,却遭遇国民党重兵围追堵截。危急关头,毛泽东等指挥部队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于1935 1 月至 3 月,先后四次渡过赤水河,以不足 4 万之师,摆脱了国民党 40 万军队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伟大胜利,创造了“长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



习水县是四渡赤水的主战场,保留了一、二、四渡渡口和土城青杠坡战斗遗址等14 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习水土城,是红军一渡赤水之地,1935129日,这里揭开了红军“四渡赤水”的光辉篇章。学员们参观了位于土城古镇一渡渡口处的四渡赤水纪念馆,倾听那段血与火的交响,纪念馆再现了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四渡赤水河,成功摆脱围追堵截,实现伟大战略转移的历史画面。随后,学员们踏上土城赤水河一度渡口,重温革命历史。



21日下午,学员们又前往茅台镇,参观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园,参观了纪念园中的纪念塔、浮雕墙、渡口纪念碑和展览陈列馆,重走了红军第三渡茅台镇红色铁索桥。这些景点用大量的文字、图片、雕塑、实物,对红军四渡赤水战役作了详细的介绍,再现了红军四渡赤水战役中悲壮场景。



“三渡赤水”是“四渡赤水”中浓墨重彩、最具关键的一笔。毛主席利用蒋介石部队的薄弱环节,迂回穿插,目的在于迷惑和调动敌人,特别是调动滇军。红军于1935316日至17日由茅台镇三渡赤水河, 由此突出重重包围,为即将到来的四渡赤水彻底摆脱敌军追堵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三渡赤水前,在商议进攻打鼓新场黔军可行与否的苟坝会议上,所有人都反对毛泽东避开敌人,到四川绕一圈的主张,众人坚持攻打打鼓新场。探求真理的毛泽东无法入眠,在深夜提着一盏马灯走过蜿蜒小道,连夜说服周恩来获得支持,隔日会议红军取消攻打打鼓新场的决议,改向东三渡赤水河,才避免了红军陷入覆亡的境地。



22日,中青班学员参观这段史实相关的花茂村苟坝会议会址,重走毛主席真理小道。走访见证着曾经峥嵘岁月的老式黔北农家四合院、与党命运紧紧相连的3里多长的水稻田埂路小道,感受当年毛泽东受孤立时,为了正确道路,不顾小我、勇于担当,“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对真理与理想的坚持与实践。

 


追寻伟人足迹 传承家国情怀

23日、24日,中青班学员前往领袖故里,参访毛泽东同志故居、橘子洲、岳麓山,研学伟人革命经历、传承家国情怀。



23日,中青班学员来到湖南韶山,瞻仰的一代伟人毛主席铜像,参观毛泽东同志故居。在韶山这座简朴的农舍,毛泽东诞生于此,并在此度过了人生的最初17年时光。而今此地已经成为国内外游客心中的红色圣地。



24日,中青班学员前后前往橘子洲头与岳麓书院参观学习,寻找毛泽东青春的足迹。



1911年,毛泽东离开韶山,到长沙求学。在“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青春岁月里,他常携蔡和森、何叔衡等友人到橘子洲、岳麓山一带活动,或指点江山,或中流击水,或激扬文字,留下了求索知识、寻找救国救民之路和强健体魄的脚印。在“以天下为己任”的岳麓书院,毛泽东数次寓居书院半学斋,面对“实事求是”匾额,有所思考。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毛泽东丰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内涵,成为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岳麓山脚,毛泽东曾与蔡和森等人组织成立了以“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善人心风俗”为宗旨的新民学会。在长沙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日子里,毛泽东受黄兴、蔡锷、蒋翊武等湘籍革命党人思想的影响,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游学,锤炼造就了青年毛泽东的强健体魄和不屈精神,对其此后的人生道路产生了巨大影响。

 

青春心向党 永远跟党走 

此次学习期间,中青班学员还前往红军山烈士陵园、湖南雷锋纪念馆,怀想无数胸怀家国、敢为人先的革命先驱,抚悟他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遵义红军山是遵义人民不忘长征途中在此牺牲的红军将士,在当年战场遗址找到了77位红军烈士坟墓,并将烈士遗骸陆续集中迁至此。同时把早已远近闻名的“红军坟”也迁到此地。中青班学员在红军山聆听了给群众治病而不幸遭敌杀害的红军卫生员的故事,感受当地百姓对红军当年保护群众生命、关心群众疾苦的感激之情。



在湖南雷锋纪念馆,大家参观了基本陈列中“平凡的人生”“伟大的精神”“永远的榜样”三个部分,着重了解了雷锋同志的成长历程、感人的故事及雷锋精神在雷锋家乡的传承,对雷锋精神有了更全、更深的理解。



通过此次红色教育活动,全体学员从红色文物、革命故事中,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共产党人的初心以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崇高的革命风范。大家纷纷表示,要弘扬红色基因,传承革命精神,接续奋斗,把青春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